筛选结果 共找出21

某测绘单位承接了某市市政管理数据库建设任务,包括收集整合已有的大比例尺基础数据、市政管理专题数据等,建立市政管理数据库,并开发市政管理信息系统,为市政管理工作服务。1.已收集的数据:(1)中心城区(500km2)2010年1:2000地形图,包括房屋、交通、水系、植被、地貌、管线等要素,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CGCS2000),高斯一克吕格投影。(2)中心城区2013年地名、地址点数据,包括坐标(x,y).门牌号、名称等属性信息,1980西安坐标系。(3)中心城区2010年市政专题空间数据,包括路灯、雨水井盖、污水井盖、自来水井盖、煤气井盖、电杆、变压器等不同类型的点状要素.CGCS2000。(4)中心城区2013年表格形式的垃圾转运站、公共厕所,以及附近的门牌地址等市政专题数据。(5)全市域(8000km2)2013年导航电子地图数据中的道路网和兴趣点信息,WGS -84坐标系。2需完成的工作:(1)从已收集的数据中选取房屋、交通、水系、地名地址、兴趣点等要素进行整合处理,形成中心城区范围的基础要素图层,坐标系与1:2000地形图一致。(2)对表格形式的市政专题数据进行处理,形成空间数据图层,并与已有的市政专题空间数据图层一同建库。(3)对市政管理专题要素图层进行更新,涉及路灯、雨水井盖、污水井盖、自来水井盖、煤气井盖、电杆、变压器、垃圾转运站、公共厕所等,要求现势性达到2014年6月。(4)将市政管理专题要素与最近的兴趣点进行关联,并将该兴趣点的名称转存入该市政要素的属性字段。(5)开发市政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市政管理基础要素图层、市政管理专题要素图层的管理,进行分层叠加、查询、统计、分析等操作。【问题】1.说明对表格形式的市政专题数据进行处理建库的过程。2简述市政管理专题要素更新的技术流程。3.简述市政管理专题要素与最近的兴趣点进行关联和属性转存的方法及过程。4.简述采用GIS空间分析方法统计某兴趣点周边500m范围内各种类型的市政要素数量的过程。

以某市城乡土地管理信息数据库的设计和建立为例说明专题地理信息数据库的建设过程,包括数据库建设需求分析、数据库构成、专题数据的组织、数据库的物理设计共四个部分。[问题]1.土地专题空间数据主要包括哪些内容?这些数据如何获取?2.土地信息专题数据库设计要遵照哪些原则?3.简述建立共享数据库的基本流程。4.元数据的作用是什么?建立元数据库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市拟开发“城镇地籍管理信息系统”。1)系统建设目标城镇地籍管理信息系统是数字地球建设的基本内容之一,实现基础地理空间数据的统一管理,系统具有海量数据管理、高效智能无缝拼接处理、多源数据融合、动态更新维护等特点。2)系统建设任务(1)城镇地籍信息数据库的建立(2)软件应用与软件平台的研制软件要求实现以下功能:①图像处理功能:能对图像进行配准处理,能对各种图像格式进行输入和输出转换,主要包括TIFF、GEOTIFF、JPG、IMG等图像格式的输入和输出。②空间参考系转换功能:能进行坐标变换,主要包括1954年北京坐标系、1980西安坐标系、地方坐标系等不同坐标系的相互转换;能进行投影变换,主要包括高斯一克吕格投影、墨卡托投影、彭纳投影等不同投影的相互转换。③圈层编辑功能:能进行图层编辑,主要包括增删图层、修改图层名称、图层状态编辑、修改图层次序等功能。④矢量化采集功能:能进行图形数据的矢量化采集,主要包括点、线、面的增、删、改等,对点、线、面等多种对象的延伸、连接、旋转、合并、分解等编辑功能和对编辑对象的多种捕捉功能。⑤电子数据采集功能:能进行电子数据采集,主要包括键盘输入坐标点和批量导人GPS、全站仪等测量仪器的电子数据等功能。⑥属性数据采集功能:能进行属性数据的采集,主要包括数据结构的编辑与修改、属性值的编辑与修改、属性值批量分析计算录入、批量属性数据的导入等。⑦检查与处理功能:能对数据进行检查并具有一定的错误处理功能,主要包括拓扑检查与处理、一致性检查与处理、完整性检查与处理等。⑧数据格式转换功能:能按照《城镇地籍数据库标准》(TD/T 1015-2007)(以下简称《标准》)中规定的交换格式进行数据交换;主要包括能够导人《标准》中规定的数据交换格式,能够按《标准》交换格式导出数据。3)提交成果(1)城镇地籍信息数据库及入库技术方案;(2)全套技术文档;(3)城镇地籍管理信息软件系统一套。4)问题(1)本系统部署的基本单位及其构成是什么?部署模式主要分为哪几类?(2)根据案例,介绍系统集成的内容、方式、步骤及遵循的标准和规范。

以“某市基础空间数据管理与应用系统”开发设计为例。基础空间数据管理与应用系统是数字城市建设的基础内容,实现基础地理空间数据(包括4D数据以及其他专题数据)的统一管理,为数字城市其他业务系统模块实现数据准备与提取,既提供了一个统一的数据来源和基础,又能方便实现空间数据管理的一致性。1.系统建设目标基础空间数据管理与应用系统是数字城市建设中的基础内容,实现基础地理空间数据(包括4D数据以及其他专题数据)的统一管理,主要包括空间数据的输入、格式输出、编辑更新、查询统计、空间分析、制图输出、专题图、历史库管理、3D分析等应用。系统具有海量数据管理、高效智能无缝拼接处理、多源数据融合、动态更新维护等特点。2.系统建设任务为完成系统建设目标,需完成以下任务。(1)多尺度空间数据库的建立。制定数据格式标准与数据转换技术方案:对基础地理数据、专题地理空间数据和多媒体数据按照一定的技术标准和要求进行集成,实现各种数据的整合与一体化管理;统一数学基础为1980西安坐标系、1985国家高程基准、地理坐标。收集并处理各种数据:包括数字线划图(DLG)数据、数字栅格地图(DRG)数据、数字正射影像图(DOM)数据、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地名数据库(PN)。数据转换与入库:根据数据转换与入库技术方案完成空间数据的转换与入库工作。(2)系统应用软件平台的研制。在4d基础数据基础上,实现多尺度(多分辨率)空间数据入库功能;基于多尺度空间数据库实现空间数据管理功能和地图浏览、地图编辑、查询分析、地图输出等地图操作功能。3.提交成果(1)多尺度数据库及入库技术方案。(2)全套技术文档。(3)空间数据管理软件系统一套。[问题]简述应用系统设计与开发总体思路。简述C/S网络结构下的GIS开发方法。简述本系统运行的网络体系结构。根据该项目的实际特点和目前计算机技术发展趋势,设计分析系统开发与运行的软硬件环境。

××市拟建立××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城市管理地理数据提交工作是实现数字化城市管理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之一,其目的是通过全面野外调查各区城市地理编码、部件的分布和现状情况,为城市管理信息平台提供基础数据支持。1)数据采集与处理(1)基础地形图修测由于各城市原有基础地形图,如1:500地形图,1:1000地形图都存在数据老化的问题,为保证系统的运行质量,保证不出现地址错误、楼房错误等问题,需要对基础地形图进行修测。(2)部件数据①部件分类。部件按照城市管理功能体系分为大类和小类。②部件的数据结构及编码规则。部件代码由10位数字组成,依次为:6位区级及区级以上行政区划代码;2位大类代码;2位小类代码。另外加6位流水号,形成16位的部件唯一标识码。(3)地理编码数据地址数据主要用于城市管理中公众举报时,根据公众举报的语言定位到地图的具体位置。地址数据起到参照定位的作用,因此其数据密度越大越好。(4)街道、社区、单元网格数据按照《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单元网格划分与编码规则》( CJ/T 213-2007)的要求,街道和乡镇编码为3位。在街道办事处等相关部门确定的社区边界基础上,进行全区单元网格的划分和数据制作。2)专题地理数据库建设将采集到的多源多尺度基础地理数据进行集成与整合,进而建设数字化城市管理数据库。3)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开发包括数据采集与更新、数据库管理与服务两个子系统,在互联网环境中运行。4)问题(1)数字城市专题数据库设计要遵循哪些原则?(2)简述建立共享数据库的基本流程。

地理国情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开展全国地理国情普查,系统掌握权威、客观、准确的地理国情信息,是制定和实施国家发展战略与规划、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和各类资源配置的重要依据,是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支撑,是做好防灾减灾工作和应急保障服务的重要保障,也是相关行业开展调查统计工作的重要数据基础。某测绘单位承担了该市的地理国情数据建库的任务,并对采集的地理国情数据建立基础空间数据管理与应用系统。[问题]1.基础空间数据管理与应用系统的基本功能框架包括哪些。2.数据库的结构设计包括哪些内容3.数据库的系统设计包括哪些内容4.管理系统功能设计与开发包括哪些内容

1.任务概况××市交通委员会(以下简称“市交通委”)是政府交通决策部门,下辖“两局一队”,即路政局、运输管理局和交通执法总队,主要负责运筹决策交通发展建设,领导改进交通行业管理工作,协调解决交通运行中的重大综合性、突发性问题。路政局负责组织实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养护和路政管理工作,为市交通委决策提供支持。城市道路养护管理中心(以下简称“城养中心”)是路政局直属单位,具体承担城市道路养护情况和占掘路情况的巡查工作;承担城市道路养护大中修工程计划、设计、预决算的技术审评工作;承担城市道路养护有关情况的收集、整理工作。2.目标和主要任务城市管理信息系统城市交通子系统的总体建设目标为:一要实现“业务管理、资源整合、横向管理”三位一体化,动态静态联动管理相结合,推动城市道路养护管理业务体系由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数字化转变;二要实现城市道路巡查信息采集、上报、养护任务下发的信息化管理,促进养护信息在养护中心、巡检大队、养护责任单位之间的共享。根据项目的总体目标和建设内容,本案例针对系统部署和集成方面设定了以下目标和主要任务:(1)系统部署。指导系统开发者实施部署过程,指导用户建立部署环境。(2)系统集成。对系统数据的集成,对系统功能模块的集成,对系统表示的集成。3.使用对象(1)××市交通委。(2)××市交通信息中心。(3)××市城市道路养护中心。[问题]1.本系统部署的基本单位及其构成是什么?部署模式主要分为哪几类?2.根据案例,介绍系统集成的内容、方式、步骤以及遵循的标准和规范。

某地级市决定编制一幅全市地理挂图。要求充分利用现有最新的测绘地理信息数据成果,以普通地图表现形式,反映自然和社会经济要素的基本特征及分布,某测绘单位承接了该任务。该市地处东经120°50′- 124°00′、北纬28°45′- 30°30′,中心城区东西宽12km、南北长8km。近年新建了一些高铁、公路、市政道路及工业区,同时进行了旧城改造。1.收集到的资料如下:(1)2013年全市范围的航空正射影像数据,分辨率为0.5m;(2)2010年更新的1:5万数字线划图,包括水系、居民地及设施、交通、地貌、境界与政区等要素及相关属性;(3) 2011年更新的中心城区96km21:I万数字线划图,包括水系、居民地及设施、交通、境界与政区、植被与土质等要素及相关属性;(4)2013年采集的全市范围地名及兴趣点数据,包括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住宅小区、旅游点等;(5)2009年至2013年12月期间行政区划及地名等变更文件。2.编辑挂图的部分要求如下:(1)挂图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高斯一克吕格投影,投影变形相对合理;(2)挂图采用全开纸张,主图比例尺1:9.5万。图上县级(含)以上居民地采用街区式图形符号表示(内置政府驻地),其余居民地采用圈形符号表示;(3)图幅左下角插一幅该市中心城区放大图,内图廓尺寸为310mm x200mm,其中,表示的居民地及设施要素包括街区、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住宅小区、旅游点等;(4)主图和插图应互相协调;(5)挂图要素的现势性达到2013年。【问题】1.说明主图的地图投影宜采用3°分带还是6°分带的理由,计算确定宜选用的中央经线。2.计算确定中心城区放大图的比例尺。3.说明收集到的各种资料在编绘主图或插图中的用途。4.简述对挂图中居民地及设施要素编绘质量进行检查的工作内容。

某市计划建立该市基础地理信息库,先期进行地形要素数据库的建设。为了保证质量,对地形要素数据库进行质量控制设计。主要内容如下:(1)制定数据检查验收规定。(2)制定DLG数据汇交技术规定。(3)开发检查验收软件。(4)数据检查验收的试验与技术培训。(5)开展数据检查验收。【问题】1.地理信息系统数据质量检查包括哪些内容?2.试对生产阶段检查工作的实施进行设计。

为了满足某市数字城市建设的需要,某市计划生产该地区的1:10000比例尺的数字正射影像图(DOM)。已完成了全部测区的航空摄影工作、区域网外业控制点的测设、解析空中三角测量和数字地面模型的生产等工作。1.测区概况测区为华北地区的一个地级市,总面积约3500km2。全区包含平地和丘陵地两种地形,其中,绝大多数是平地,约占整个测区80%的面积,主要位于测区南部的大部分地区。测区内有少量丘陵地区,主要集中在测区的北部,其面积约占整个测区面积的20%:测区内海拔平地低点为24m,丘陵地最高海拔352m。测区内建成区面积约为350km2,主要分布在平坦地区,建成区内以多层建筑楼房为主,房屋密集;其农村居民地以一、二层建筑为主。2.主要技术依据(1)《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1:100001:50000生产技术规程第3部分:数字正射影像图(DOM)》(CH/T1015.3-2007)。(2)《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1:100001:50000数字正射影像图》(CH/T1009-2001)。(3)《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1:100001:50000生产技术规程第1部分:数字线划图(DLG)》(CH/T1015.1-2007).(4)《数字测绘成果质量要求》(GB/T17941-2008)。(5)《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18316-2008)。(6)平面系统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7)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3.航空摄影资料航空摄影采用传统的航空摄影方式,航摄比例尺为1:20000,航摄仪型号为RC-30,像幅为23cm×23cm,航摄议焦距为152mm.影像扫描分辨率为0.02mm,像片类型为真彩色。航摄总面积为3500km2,测区共布设17条航线,每条航线44张航片,测区航片总数为748张,航片的航向重叠65%,旁向重叠35%,东西向飞行。4.其他资料情况整个测区的解析空中三角测量、数字地面高程模型采集的工作已全部完成,其成果质量符合规范和技术设计的要求,并已全部通过质捡部门的检查验收,同意移交给下一工序使用。【问题】1.用框图表示数字正射影像图的工作流程。2.试述数据采集的基本原则。3.数字正射影像图质量检查的内容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