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某市地理信息产业园从2010年1月开始建设.2013年6月底完成,现委托某测绘单位对工程建设状况进行监测,并同时对该产业园区内1:2000地图数据( DLC)进行更新。产业园位于该市城乡接合部,地势比较平坦,开工前地面上的主要地形地物有湖泊、河渠、道路、房屋建筑、工矿设施、耕地、林地等。在建设过程中,除保留一些大型建筑物、重要工矿设施及主要道路外,对其他建筑物进行拆除,并接规划新建了道路、办公大楼、酒店、文化娱乐设施及公园绿地等。测绘单位收集到工程区2009年底测绘的全要素1:2000地形因数据(DLG),要素内容包括水系、居民地、道路、工矿、管线、境界(含村界)、地名、地貌、土质植被等;并于2013年2月对工程区实施了高分辨率航摄,生产制作了0.2m分辨率彩色正射影像数据( DOM),它与1:2000DLG数据的坐标系统一致。任务要求:首先采用内外业综合判调方法,利用已有0.2m分辨率DOM敷据,配合适量的外业调绘和补测,对1:2000 DLG数据更新,使其现势性达到2013年6月底;其班,从更新前后的1:2000 DLG数据中,分别提取相关的地理信息要素,应用空间分析与统计方法,监测分析出工程建设所拆除和保留的原有建筑物范围及面积、新建的房屋建筑物范围及面积,以及所占用耕地的范围及面积等,为工程管理提供依据。【问题】1.筒述本项目1:200 DLG数据更新的步骤。2.列出本项目在更新1:2000 DLG数据时外业调绘和补测的主要工作及内容。3.简述空间分析统计获得每个村因建设所占用耕地范围和面积的方法与过程。

1.本项目1:2000 DLG数据更新主要涉及确定更新策略、变化信息获取、变化数据采集、现势数据生产、现势数据提供等五个步骤,详细内容如下:

(1)确定更新策略。主要是确定数据更新的目标、任务,包括更新范围、更新内容、更新周期、更新工程的组织与实施方案。

(2)变化信息获取。当前用来获取变化信息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①专业队伍进行现势调查,发现变化;②将卫星遥感影像与现有数据比较,发现变化;③根据其他渠道获得变化信息,如有关专业单位、社会力量、新闻途径等。

(3)变化数据采集。对确定的变化信息进行数字化采集,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①人工数据采集,包括对标绘图进行数字化、野外勘测数字作业、GPS采集等;②交互式数据采集,包括摄影测量、遥感图像处理等;③自动数据采集,卫星遥感影像识别与处理等。

(4)现势数据生产。原始数据可能会有新增、消失、改变等变化类型,相应的处理包括:①插入,将新增的地物信息添加到数据库中;②删除,将已消失的地物信息从数据库中删除;③匹配并替换,根据相似性准则,将空间形态、位置变化的地物与原始数据进行匹配,确定替换对象,再用新的数据替换已变化的内容;④历史信息的保存和管理,被删除、替换的数据需要保存,以便历史数据的恢复、查询和分析。

(5)现势数据提供。提供给用户的现势数据可以是批量替代的方式。但由于用户在购买数据后会在其中附加许多自己独有的属性及语义,需要予以保留,所以有时只需要提供变化部分和相应的元数据,供用户与其独有属性联结。

2.本项目外业调绘首先在室内对0. 2m的DOM进行影像解译,将能够确认的地物要素用不同的线划、颜色、符号、注记等形式标绘在DOM上,不能够确认的地物要素用特殊符号进行标记,然后到实地进行核实、补调和补测。

本项目外业调绘的主要内容有水系(湖泊、河渠)、居民地(房屋建筑、办公大楼、酒店)、交通及附属设施(道路)、工矿建筑物及其他设施(工矿设施、文化娱乐设施)和植被(耕地、林地、公园绿地)要素的调绘,地理名称和注记等,对拆除的建筑物应用红色的“×”划去,范围加大应加以说明,对新增地物在进行凋绘时应进行补测。

本项目补测的主要内容是对新建的道路、办公大楼、酒店、文化设施及公园绿地通过一定的方法确定新增地物的位置,在补测新增地物量距时必须要量测到中心点或中心线位置。同时注意地物的方向、形状和大小,补测线状地物时,各转折点的位置要准确。

3.获得每个村因建设所占用耕地范围和面积所采用的方法是叠置分析,然后按照一定的GIS统计方法获取范围和面积,具体过程如下图。

多做几道

1)工程概况××市拟建设“面向公众的土地利用信息服务系统”,其中主要任务之一局是以××市国资源局信息中心现有的土地利用信息为基础,提取、编辑、加工公共土地利用信息框架数据,基于互联网向政府、专业部门、公众提供服务。利用××市国土资源局信息中心的现有数据资源,按照面向公众的土地利用信息服务系统相关数据规范,加工面向公众发布的土地利用信息框架数据集,为“面向公众的土地利用信息服务系统”生产在线地理信息数据集。遵照国土信息建设相关技术标准与规范,建设“面向公众的土地利用信息服务系统”的在线信息服务发布软件。明确运行支持系统建设内容与基本要求,为设备采购与详细部署方案的编制提供依据。2)问题(1)简述在线地理信息系统数据的主要形式。(2)简述电子地图数据处理的基本要求。(3)简述公众版在线地理信息数据的位置精度要求、影像分辨率要求。(4)简述在线地理信息服务发布系统的基本构成。(5)简述地图浏览服务、地名查询服务、要素查询服务、空间分析服务应遵循的OGC规范。(6)简述运行支持系统的基本构成

1.任务概述(1)任务来源。根据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与××省测绘地理信息局要求,计划建设“××省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公众版(天地图·××)”,其中主要任务之一是建立在线地理信息服务系统,重点是组织建设在线地理信息服务发布软件系统。(2)任务目标和内容。目标:为“天地图·××”建设在线地理信息服务发布软件系统。内容:遵照“天地图”建设相关技术标准与规范,建设“天地图·××”节点的在线地理信息服务发布软件,包括在线服务基础系统、门户网站系统、应用程序编程接口与控件库、在线数据管理系统等。2.功能与性能要求在线服务基础系统具备正确响应通过网络发出的符合开放地理信息系统协会(OGC)相关互操作规范的调用指令的能力,支持地理信息资源元数据(目录)服务、地理信息浏览服务、数据存取服务和数据分析处理服务的实现。[问题]1.简述在线地理信息服务发布系统的基本构成。2.简述地图浏览服务、地名查询服务、要素查询服务、空间分析服务应遵循的ogc规范。3.请给出在线地理信息服务发布软件平台选择的基本依据与要求。

1.任务概述(1)任务来源。根据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与××省测绘地理信息局要求,计划建设“××省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公众版(天地图·××)”,其中主要任务之一是以××省现有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为基础,提取、编辑、加工公共地理框架数据,基于互联网向政府、专业部门、公众提供服务。(2)任务目标和内容。利用××省测绘地理信息局的现有数据资源,按照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相关数据规范,加工省级公共地理框架数据集,为“天地图·××”生产在线地理信息数据集。基于最新××省省级地理信息数据资源(如交通、区划、地名、街区、房屋、水系等)、优于2.5m(0.2~2.5m)分辨率的卫星或航空影像数据,生产××省省域范围内的省级地理实体数据、地名地址数据以及15~17级线划电子地图数据、影像电子地图数据。应尽可能融合第三方数据资源,增加本地兴趣点(poi)、三维建筑物模型、街景以及相关的社会、经济、人文、交通、行政、旅游等信息。2.数据处理要求地理实体与地名地址数据应符合CH/Z 9010-2011《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地理实体与地名地址数据规范》要求,矢量电子地图与影像电子地图应符合CH/Z 9011-2011《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电子地图数据规范》要求。其中,道路数据的几何表达与拓扑关系表达应尽可能遵循GB/T 19711-2005《导航地理数据模型与交换格式》与GB/T 20268-2006《车载导航地理数据采集处理技术规程》要求。所有数据须依据国家有关规定过滤,删除涉密信息内容,降低空间精度,降低影像分辨率,形成可在非涉密网环境中使用的公开数据集,并应经过地图审核。其中,数据内容与表示需符合《基础地理信息公开表示内容的规定(试行)》(国测成发〔2010〕8号)、《公开地图内容表示若干规定》(国测法字〔2003〕1号)和《公开地图内容表示补充规定(试行)》(国测图字〔2009〕2号)要求。空间位置精度需符合《公开地图内容表示补充规定(试行)》要求,即位置精度不高于50m,等高距不小于50m,数字高程模型格网不小于100m。影像数据应符合《遥感影像公开使用管理规定(试行)》(国测成发〔2011〕9号)要求,即空间位置精度不得高于50m,影像地面分辨率不得优于0.5m,不标注涉密信息,不处理建筑物、构筑物等固定设施。3.现有数据资源情况(1)1:1万地形图数据库:共6317幅。(2)DEM:5m分辨率。(3)影像:全省1m分辨率DOM;地级及县级市主要建成区范围0.5m WorldView和0.6m QuickBird卫星影像;局部区域0.5m航空影像。(4)地名地址数据:全省建制村及以上行政名称、自然村名称、自然地理名称、单位名称等;地级及县级市主要建成区poi点。(5)交通专题数据:××省公路局2008年GPS数据,含道路网、收费站、服务区和出入口等信息。(6)旅游专题数据:包括星级旅游点、主题旅游点、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和省级森林公园等。1.简述在线地理信息数据的主要形式。2.简述电子地图数据处理的基本要求。3.简述公众版在线地理信息数据的位置精度要求、影像分辨率要求。4.某区域内含两个城市,现有数据资源情况如下:(1)覆盖全区域的1:1万数字地形图数据,现势性为2006年。(2)覆盖a市建成区的1:1000数字地形图数据,现势性为2010年。(3)覆盖b市建成区的1:500数字地形图数据,现势性为2008年。(4)覆盖a、b两市郊区的1:5000数字地形图数据,现势性为2009年。(5)覆盖全区域的道路骨干网数据、poi数据,现势性为2011年。请根据上述数据资源情况做出该区域电子地图数据、地名地址数据生产方案,包括数据源利用方案、电子地图分级方案、地理实体数据内容方案等。

1.任务来源根据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与××省测绘地理信息局要求,计划建设“××省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公众版(天地图)”,其中主要任务之一是建立运行支持系统。2.任务目标与内容遵照“天地图××”建设需求,设计“天地图·××”运行支持系统建设初步方案,明确运行支持系统建设内容与基本要求,为设备采购与详细部署方案的编制提供依据。[问题]1.简述运行支持系统的基本构成。

1.任务来源××地区的导航电子地图产品为2010年生产制作完成的,按照更新周期,目前已经完成了对该地区的外业采集更新,现需要根据外业更新成果,制作新版导航电子地图产品。2.任务目标和内容按照导航电子地图制作标准,利用外业更新成果,对现在的导航数据产品更新,制作完成新版导航电子地图产品。3.任务量与完成周期(1)1200km2、4100km道路更新成果,主要包括道路形状、道路挂接、道路属性、通行方向、禁止信息、车道信息、标志标线等信息。(2)10万个兴趣点、地名、道路交叉点、点门牌等检索信息。(3)其他信息更新成果,包括显示文字信息、语音提示信息以及图形信息等。(4)完成周期30天。4.制作标准(1)道路作业标准(2)POI作业标准(3)门牌地址作业标准(4)地名数据作业标准(5)市街图现场作业标准。5.成果数据质量要求(1)作业准确率99%。(2)逻辑检查通过率100%。[问题]1.对外业采集的道路网络数据需要进行哪些内业处理?2.语音信息制作处理的方式是什么?3.内业成果数据质量检查验收的主要内容和方式是什么?4.根据案例,分析指出该地区导航电子地图数据产品内业制作处理的主要工作流程及内容。

该科目易错题

该题目相似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