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甲公司为某省国资委控制的国有企业,2013年10月,因该省国资系统出于整合同类业务的需要,由甲公司通过定向发行其普通股的方式给乙公司部分股东取得对乙公司控制权。该项交易前,乙公司的股权由该省国资委下属丙投资公司持有并控制。双方签订的协议约定:

(1)以2013年9月30日为评估基准日,根据独立的评估机构评估确定的乙公司全部殿权的公允价值4.02亿元为基础确定甲公司应支付的对价。

(2)甲公司普通股作价5元/股,该项交易中甲公司向两投资公司发行3 700万股本公司普通股取得乙公司46%股权。

(3)甲公司在本次交易中定向发行的3 700万股向丙投资公司发行后,即有权力调整和更换乙公司董事会成员,该事项不受本次交易中股东名册变更及乙公司有关工商注册变更的影响。2013年12月10日,甲公司向丙投资公司定向发行了3 700万股并于当日对乙公司董事会进行改选。甲公司对乙公司的合并属于()

A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

B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

C

新设合并

D

吸收合并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处理


        本案例中合并方甲公司与被合并方乙公司在合并前为独立的市场主体,其特殊性在于甲公司在合并前直接被当地国资委控制,乙公司是当地国资委通过下属投资公司间接控制。判断本项交易的合并类型关键在于找到是否存在于合并交易发生前后对参与合并各方均能够实施控制的一个最终控制方,本案例中,即当地国资委。虽然该项交易是国资委出于整合同类业务的需要,安排甲公司、乙公司的原控股股东丙投资公司进行的,但交易中作价是完全按照市场价格确定的,同时企业合并准则中明确,同受国家控制的两个企业进行合并,不能仅因为其为国有企业即作为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该项合并应当作为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处理。

        综上,本题应选B。

多做几道

下列投资性房地产初始计量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外购的投资性房地产按照购买价款.相关税费和可直接归属于该资产的其他支出确认成本

  • B

    自行建造投资性房地产的成本,由建造该项资产达到可销售状态前所发生的必要支出构成

  • C

    债务重组取得的投资性房地产按照债务重组的相关规定处理

  • D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取得的投资性房地产按照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的规定处理

下列关于投资性房地产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只要与投资性房地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就应确认投资性房地产

  • B

    外购投资性房地产的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和可直接归属于该资产的其他支出

  • C

    自行建造投资性房地产的成本,由建造该项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必要支出构成

  • D

    与投资性房地产有关的后续支出,满足投资性房地产准则规定的确认条件的,应当计入投资性房地产成本;不满足准则规定的确认条件的,应当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企业将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转换为自用房地产时,公允价值与原账面价值的差额应计入的会计科目是()。

  • A

    投资收益

  • B

    其他综合收益

  • C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 D

    其他业务收入

企业的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2007年1月1日,该企业将一项固定资产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该固定资产的账面余额为100万元,已提折旧20万元,已经计提的减值准备为10万元。该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为80万元。转换日计入资本公积的金额是(  )万元。

  • A

    10

  • B

    20

  • C

    30

  • D

    40

甲公司2012年12月31日购入一栋办公楼,实际取得成本为3000万元。该办公楼预计使用年限为20年,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因公司迁址,2015年6月30日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租赁协议。该协议约定:甲公司将上述办公楼租赁给乙公司,租赁期开始日为协议签订日,租期2年,年租金150万元,每半年支付一次。租赁协议签订日该办公楼的公允价值为2800万元。甲公司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2015年12月31日,该办公楼的公允价值为2200万元。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各项关于甲公司上述交易或事项会计处理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 A

    出租该办公楼应于2015年计提折旧150万元

  • B

    出租该办公楼应于租赁期开始日确认其他综合收益175万元

  • C

    出租该办公楼应于租赁期开始日按其原价3000万元确认为投资性房地产

  • D

    出租该办公楼2015年取得的75万元租金应冲减投资性房地产的账面价值

该科目易错题

该题目相似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