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某市人大常委会制定交通管理办法,召集听证会,请了专家和市民参与。甲认为道路交通应该是自由行驶,想怎么开就怎么开;乙认为道路交通应注意行人安全,保证交通安全;丙认为道路交通应当和谐有序。
结合上述材料,试论述如何认识法的价值冲突及其解决机制? 要求:观点明确,说理充分,条理清晰,语言规范、流畅。
某市人大常委会关于交通管理办法,召集听证会,请了专家和市民参与,甲认为交通管理应当保持路面秩序为主, 乙认为应当以交通安全为主,丙认为交通管理要以交通便利为主。
某市制定交通管理规定,公开征求民众意见,甲认为应当通行便利,乙认为应当保证交通安全,丙认为应当有良好秩序。
《宋史·刑法志三》:高宗绍兴二十九年(公元 1159 年),令杀人无证、尸不经验之狱,具案奏裁,委提刑审问。如有可疑及翻异,从本司差官重勘。案成上本路,移他监司审定,具案闻奏。否则监司再遣官勘之,又不伏,复奏取旨。先是,有司建议:外路狱三经翻异,在千里内者移大理寺……本路累尝差官鞫勘犹称冤者,惟檄邻路,如尚翻异,则奏裁。(分析题)
请运用中国法制史的知识和理论,分析上述文字并回答下列问题:
1该段文字反映的是宋朝何种司法制度?该司法制度的含义是什么?
2.该制度是如何适用的?
3.实施该制度的意义是什么?
解析:法的价值是指人们对于法律的需要和实践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法的积极意义和有用性。法的主要价值包括秩序、自由、平等、人权、正义、效率。材料中甲强调的是自由,乙强调的是人权,丙强调的是秩序。
1.如何认识认识法的价值冲突:从主体角度看,法律的价值冲突主要有三种情况:①个体之间法律所承认的价值冲突,如个人自由可能导致与他人利益的冲突;②共同体之间发生的价值冲突,如国际人权与一国主权之间的冲突;
③个体与共同体之间的价值冲突,典型的如个人自由与社会秩序之间常常会出现的矛盾情形。④由于立法不可能穷尽社会生活的一切形态,在个案中更可能因为特殊情形的存在而使价值冲突难以避免,因而必须形成相关的平衡或解决冲突的规则或原则。
2.解决价值冲突的原则一般有:
①价值位阶原则。即指在同位阶的法律价值发生冲突时,在先的价值优于在后的价值。当基本价值与非基本价值之间发生冲突时,应以基本价值为优位;而基本价值之间有冲突时,人权和正义作为法治保障的核心和标尺。
②个案平衡原则。即指在处于同一位阶上的法律价值之间发生冲突时,必须综合考虑主体之间的特定情形、需求和利益,便利个案的解决能够适当兼顾双方的利益。
③比例原则。为保护某种较为优越的法律价值须侵害某一法益时,不得逾越达此目的所必要的程度。
④人民根本利益原则。这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法律价值体系中的根本价值原则,即以是否满足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标准,来解决一些存在重大疑难的法律价值冲突问题。它也可以作为前述价值位阶原则的补充和保障。

多做几道

2015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 62条规定:“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应当对入网食品经营者进行实名登记,明确其食品安全管理责任;依法应当取得许可证的,还应当审查其许可证。”该法实施后, 各地媒体仍然不断曝光网络外卖乱象。一些网络平台未能严格执行新规,无证餐厅成为外卖网站上热销大户。
针对这些现象,主要存在三种观点。观点一:外卖食品网站和外卖 APP是新生事物,仍在不断发展,法律规定过于具体并不明智;观点二:虽然食品安全法对网络平台的监管义务有明确规定,但网络平台客观上无法做到对每个网络食品经营者进行实名登记和许可证检查,该法缺乏可行性;观点三:该规定本身是合理的,目前法律未能有效实施,主要原因是行政监管不到位,如果加大监管力度,该法还是能够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的。
请运用法理学相关理论,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反应出法具有哪些局限性?
2.三种观点中,你赞同哪一种,请说明理由。
1993年 2月,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接受中共中央提出的修宪建议,形成宪法修正案(草案),提请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1993年 3月,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期间,2383名全国人大代表签名,以代表提案的方式向会议主席团提出“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议案”。会议主席团将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宪法修正案(草案)和该“代表修宪议案”合并成一份宪法修改案,交付大会表决。1993年 3月 29日,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第 3 条至第 11 条。
请根据我国现行宪法及法律,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有权向全国人大提议修改宪法的主体有哪些?
2.全国人大表决宪法修改案与法律案,在通过程序上有何区别?
3.我国修宪实践中,对宪法的部分修改采用过哪些方式?
“民间户婚、田土、斗殴相争,一切小事,不许辄便高官,务要经由本管里甲、老人理断。若不经由者,不问虚实,先将告人杖断六十,仍发回里甲、老人理断。”
——【明】朱元璋:《教民榜文》
根据上述材料,请运用中国法制史的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明初处理民间词讼的诉前程序是什么?
2.若违反这些程序,当如何处理?
3.明初设定此种程序的意义何在?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请论述良法的标准,并结合实际,谈谈如何打造良法。
2017年3月15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该法第8条规定'‘民事主体 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第10条规定:’‘处理民事纠纷,应当依照法律;法律没有规定的,可以适用习惯,但是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请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法理学相关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什么是公序良俗?什么是习惯?
(2)习惯作为处理民事纠纷的依据,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3)第8条内容属于哪一法律要素?它对于司法审判有什么功能?

该科目易错题

该题目相似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