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师
筛选结果 共找出32

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下列关于不同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应采用的预测方法,说法错误的是( )。

  • A

    一般情况下,一级评价应采用数值法

  • B

    二级评价中水文地质条件复杂且适宜采用数值法时,建议优先采用数值法

  • C

    三级评价不可采用解析法

  • D

    三级评价可采用类比分析法

2014年真题:已知A、B两厂同时运行时,两厂厂界交界处测点声级为65dB(A),在A厂检修停运期间,同一测点处声级为62dB (A)。该测点处A厂厂界噪声排放值是(    )。

  • A

    59dB(A)

  • B

    62dB(A)

  • C

    63.5dB(A)

  • D

    65dB(A)

在沉降作用明显的河流充分混合段,对排入河流的化学需氧量(COD)进行水质预测最适宜采用( )。

  • A

    河流一维水质模式

  • B

    河流平面二维水质模式

  • C

    河流完全混合模式

  • D

    河流S-P模式

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下列哪些条件不是采用解析模型预测污染物在含水层中的扩散。( )

  • A

    污染物的排放对地下水流场没有明显的影响

  • B

    污染物的排放对地下水流场有明显的影响

  • C

    评价区内含水层的基本参数(如渗透系数、有效孔隙度等)不变

  • D

    评价区内含水层的基本参数(如渗透系数、有效孔隙度等)变化很小

废水渠渗漏造成地下水污染属( )污染。

  • A

    间歇入渗型

  • B

    连续入渗型

  • C

    越流型

  • D

    经流型

重金属经过各种污染途径进入包气带,进入包气带中的重金属元素首先发生( )。

  • A

    吸附作用

  • B

    络合作用

  • C

    氧化作用

  • D

    离子交换作用

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地下水一级评价应采用( )进行预测。

  • A

    均衡法

  • B

    数值法或解析法

  • C

    回归分析

  • D

    数值法

污染物通过地下岩溶孔道进入含水层造成地下水污染属( )污染。

  • A

    间歇入渗型

  • B

    连续入渗型

  • C

    越流型

  • D

    经流型

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地下水二级评价中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时应优先采用( )进行预测。

  • A

    解析法

  • B

    数值法

  • C

    回归分析

  • D

    趋势外推

拟在河边建一工厂,该厂将以2.56m³/s的流量排放废水,废水中污染物(持久性物质)的浓度为1500mg/L,该河流平均流速为0.61m/s,平均河宽为12.5m,平均水深为0.58m,与该工厂相同的污染物浓度为400mg/L,该工厂的废水排入河流后,污染物浓度是( )mg/L。

  • A

    503.4

  • B

    692.3

  • C

    803.4

  • D

    7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