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结果 共找出46

某甲醇生产企业,生产原料为天然气。甲醇成品用企业自备的10台载重量20t的槽罐车运输。在距离生产区l500m处建有甲醇灌装站,站内有6个单个储量15t的储罐和6个装车台,另有一个4m高钢制移动平台,工人可登上该平台开展日常维护工作。灌装作业由人工操作完成。站区避雷装置、防火标志及消防设施齐全。在罐装站内划定了黄色警戒线。所有槽罐车都按要求安装了防静电装置和防火罩。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26分):1.根据《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出该企业应申报的重大危险源并说明理由。2.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 6441一l986),指出罐装站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别并说明引发的原因。 3.从安全技术和安全管理的角度,指出该罐装站应采取的事故预防措施。

某甲醇生产企业,生产原料为天然气。甲醇成品用企业自备的10台载重量20t的槽罐车运输。在距离生产区1500m处建有甲醇灌装站,站内有6个单个储量15t的储罐和6个装车台,另有一个4m高钢制移动平台,工人可登上该平台开展日常维护工作。灌装作业由人工操作完成。站区避雷装置、防火标志及消防设施齐全。在罐装站内划定了黄色警戒线。所有槽罐车都按要求安装了防静电装置和防火罩。1.根据《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出该企业应申报的重大危险源并说明理由。2.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 6441—1986),指出罐装站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别并说明引发的原因。3.从安全技术和安全管理的角度,指出该罐装站应采取的事故预防措施。

   F公司为从事粮油转运、储存、贸易的工贸企业,拥有专用的粮油码头,现有从业人员980人,其中有来自G公司的劳务派遣人员230人。F公司有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8人。       F公司现有:60万t立筒仓1组,10万t平房仓1组,10万t食用植物油罐1组,5万t泊位2个,铁路专用线2条,500t/h吸粮机2台,100t/h出仓散粮输送线2务,100t/h进出油输送管道2条,码头起重机(额定起重5t或5t以上)3台,电梯5部,叉车20辆,1000kV。A变压器3台,10t/h燃气锅炉2台,储存磷化铝等储粮化学药剂的药品库1座,二氧化碳钢瓶和磷化氢钢瓶各50个,氮气钢瓶45个。       F公司粮油进出流程为:接卸船舶、火车、汽车上粮油,通过粮食输送系统进入立筒仓或平房仓,通过油料输送系统进入植物油罐;储存一段时间后,再通过相应系统装船舶、火车、汽车。       为防止储存的粮食生虫,采用固定环流熏蒸系统,使用瓶装二氧化碳气体和瓶装磷化氢气体,对立筒仓进行熏蒸;采用人工投放磷化铝药片,对平房仓进行常规熏蒸。充入纯度为98%的氨气,对植物油罐进气调储藏。       2013年5月18日,F公司发生1起未遂事故。该起事故过程为:8时作业人员在平房仓储区域向集装箱装散粮时,有2名劳务派遣人员违章乘坐粮食输送皮带上平房仓,9时40分1人从离地8m的输送皮带滑落,掉落在散粮堆上,未造成伤害。       F公司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健全,设有专门安全生管理部门。在2013年5月组织的安全生检查中发现立筒进出仓系统的电气设备老化,存在粉尘爆炸隐患。检查还发现了立筒仓区域其他3处一般安全生产事故隐患。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1. 简述此次未遂事故报告的内容。 2. 列出F公司主要特种设备。 3. 简述F公司立筒仓粮食装卸作业的职业危害控制措施。 4. 根据《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总局令16号),提出粉尘爆炸隐患治理方案。 5. 简述F公司主要负责人的安全生产职责。

某企业发生一起桥机起吊事故,事故经过是:一台30 t/5 t桥机在对一件尺寸为8 300mm×3 250 mm × 120 mm,重约25.4 t的拼焊钢板进行180°翻身吊运时,由于操作者选用的钢丝绳及卸扣等起吊工具偏小,起吊方法上有误,因此,当桥机起吊工件呈垂直状态大车行驶约30 cm时,承重的Φ39 mm卸扣销轴突然被剪切断开,钢板坠落在焊接平台上,一台焊接设备当场砸损,所幸没有造成人身伤害的事故。桥式起重机上应安装的安全防护装置有(  )。

  • A

    缓冲器

  • B

    偏斜调整和显示装置

  • C

    上升极限位置限制器

  • D

    超载限制器

B家具厂木材加工车间内用可移动式传送带传送物料。可移动式传送带的驱动电动机使用380V三芯电缆线供电,其铁制控制箱入口处的电缆线用布条缠绕固定。因控制箱随传送带经常移动,操作人员为图方便,只安装了一个螺栓固定。控制箱没有漏电保护装置。木材加工车间内粉尘浓度常年超标。2009年5月21日15时20分,由于车间内木材堆积,影响传送带正常工作,现场操作人员未采取任何防护措施带电移动传送带。在移动过程中,三芯电缆线松动脱落,带电电缆接触控制箱外壳,导致1名员工触电。现场员工情急之下未切断电源就拉扯三芯电缆线,引发电缆短路打火,发生粉尘爆炸事故。事故造成2人当场死亡、1人重伤。重伤者经34天抢救无效死亡。事故造成木材加工车间厂房部分坍塌,全厂停产,直接经济损失800余万元。在移动传送带过程中,可用于预防人员间接触电的技术措施有(   )。

  • A

    安装漏电保护装置

  • B

    安装电磁屏蔽

  • C

    采用TT系统

  • D

    安装机械联锁

  • E

    采用保护接零系统

A焦化厂为民营企业,从业人员1000人,2009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2起、造成2人轻伤。该厂因精苯工业废水兑水稀释后外排,被环保部门责令整改。该厂采取的整改措施是将废水向煤场内煤堆喷洒,这样既抑制了扬尘,又避免了废水外排。为防止相关事故发生,该厂于2009年5月20日制订实施了《A焦化厂精苯污水喷洒防尘管理办法》。 2011年5月11日15时20分许,A厂备煤工甲、乙在进行胶带输送机巡检作业时闻到强烈异味,随后两人分别前往不同部位查找原因。15时38分,乙听到从甲的方向传来一声闷响,气流迎面扑来,发现通廊部分坍塌。乙立即呼救。厂领导接到报告后,迅速组织对胶带输送机通廊坍塌现场进行搜救,在胶带输送通廊北端发现甲倒在废墟中。甲头部有明显外伤,身上有部分面积烧伤,经医务人员确认已死亡。事故调查确认,此次事故为1号煤仓内苯蒸汽爆炸事故。在含苯废水向煤场内煤堆喷洒1年后,废水管道断裂,废水从管道断裂处流入煤堆底部,经胶带输送机运输,大量含苯煤粉进入1号煤仓,从含苯煤粉中挥发出的低浓度苯蒸汽积累、聚集达到爆炸权限,遇到点火源后引起爆炸。A厂要恢复生产,在修复被破坏的设施、设备后,还需(   )。

  • A

    重新申办安全生产许可证

  • B

    完善安全生产制度和操作规程

  • C

    将事故责任人移送司法机关

  • D

    全面落实事故调查报告中的整改要求

  • E

    进行一次全面的安全生产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