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建造师
筛选结果 共找出664

背景材料

      A公司中标排水管道工程,管线全长6.8km,管径DN800mm,管材为聚乙烯双壁波纹管,沟槽开挖深度4.0~5.0m,沟槽底宽1.2m,边坡为1:0.33。现场土质为粉质黏土,除个别地段有浅层滞水外,其他地段施工不需要降水。

      项目部按照有关规定办理施工占地手续并设置围挡,现场门口放置工程概况牌、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牌、安全记录牌等企业标识和管理制度。项目部对挖掘机司机进行安全技术交底,讲解了沟槽开挖宽度、坡度和深度等技术要求,按照原方案采用液压反铲挖至设计标高。受临时交通限制,土方堆在沟槽一侧,堆土高度超过3m,距槽边0.5m。一天夜间降中到大雨,次日上午波纹管安装作业时,沟槽发生坍塌,有一名工人被砸伤。

问题

1.项目部施工标识牌设置是否齐全?如不齐全,请予补充。

2.沟槽开挖是否符合相关规范的规定?如不符合,给出正确做法。

3.槽边堆土有否违规之处?应如何纠正。

4.分析沟槽坍塌的可能原因。

以下符合总平面布置原则的有(    )。

  • A

    平面布置合理、紧凑,尽可能减少施工用地

  • B
    合理组织运输,保证场内道路畅通,各种材料能按计划同时进场,避免二次搬运
  • C
    因地制宜划分施工区域的和临时占用场地,减少各工种之间的干扰
  • D
    在保证施工顺利进行的条件下,尽可能在施工现场附近搭设施工临时设施
  • E
    施工现场临时设施的布置,福利设施应在生活区范围之内

施工现场应按照现行国家标准制定降噪措施,并应对施工现场的噪声值进行(    )和记录。

  • A
    分析
  • B
    统计
  • C
    研究
  • D
    监测

专项方案的专家论证主要内容有(    )。

  • A
    专项方案的内容是否完整、可行
  • B
    专项方案计算书和验算依据是否符合有关标准规范
  • C
    专项方案是否经济合理
  • D
    人员安排是否合理
  • E
    安全施工的基本条件是否满足现场实际情况

背景资料:

某桥为三孔预应力箱形连续梁,主跨径为30m+65m+30m=125m,桥面宽25m,全桥工期为280日历天。该项目部在施工前编制了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安全技术专项方案;专项方案由项目部技术负责人审核并报项目经理签任后实施。

在挂篮施工中由于操作工人未按“挂篮推进安全技术交底”要求进行,致使挂篮失重倾覆,造成一人死亡的安全事故。经查项目部主任工程师、技术组负责人向挂篮施工的人员进行了“挂篮推进安全技术交底”,对挂篮推进的程序、平衡和注意要点等八大方面进行了较详细的解释,并留有双方签字记录。

发生事故前该桥南侧桥墩某节挂篮推进已基本结束,施工员发现挂篮与中心轴线有偏差后,与项目经理商量采用底模调整的办法,将挂篮调整到位,并向负责挂篮推进组长作了口头交待,但作业人员没有按挂篮推进安全技术交底中的要求施工,擅自用油泵在主纵梁非简支状态下,进行整个挂篮的横向顶推,挂篮后锚吊带与其配合的轴面倾覆,致使事故发生。

问题

1专项方案的审核程序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指出正确做法。

2该工程项目的安全控制存在哪些不足之处?

3如何做好该工程项目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4该项目的安全专项方案内容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专项方案的编制,对于工程概况应有(    )内容。

  • A
    人员安排
  • B
    进度要求
  • C
    机具选择
  • D
    施工平面布置

施工单位应当在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    )编制专项方案。

  • A
    进场前
  • B
    施工前
  • C
    开挖前
  • D
    放样前

施工现场的总平面布置原则中错误的是(    )。

  • A

    平面布置合理、紧凑,尽可能减少施工用地

  • B

    各种材料能按计划分期分批进场,适时多次调整材料堆放,充分利用场地

  • C

    因地制宜划分施工区域的和临时占用的场地,减少各工种之间的干扰

  • D

    办公用房靠近施工现场,福利设施应在生活区范围之内,并尽量远离施工区

正确拟定(    )和选择施工机具是合理组织施工的关键。

  • A
    施工方法
  • B
    新技术
  • C
    施工顺序
  • D
    新工艺

施工方案是施工组织设计的(    )部分,主要包括拟建工程的主要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法、施工机具的选择、施工顺序的确定等方面。

  • A
    主要
  • B
    关键
  • C
    核心
  • D
    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