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某市某区按照国家第二次土地调查的技术规定和要求,完成了全区城镇地籍调查项目,调查范围涉及区政府所在地、乡政府所在地、各类开发区和园区的调查面积约36km2。项目的主要内容包括:权属调查、地籍控制测量、界址点测量、1:500地籍测绘、宗地图测绘、面积计算、城镇地籍数据库及管理系统建设等。该市第二次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成立了验收组,依据《第次土地调查成果检查验收办法》,对城镇地籍调查成果进行验收。在验收城镇地籍成果时,对数据库、元数据、地籍图、宗地图、统计表格、文字报告进行了检查;在验收地籍调查成果时,内业抽取50%、外业抽取5%进行了检查,其中地籍控制测量成果内业检查了:(1)平面坐标系统选择是否合理,长度变形是否超限;(2)观测记录是否齐全、规范;(3)高程基准选择是否正确,高程施测精度是否满足相关技术设计;(4)资料是否齐全,内容是否完整规范等。在细部测量外业检查时,验收组实地采集了10个地物特征点进行检查并评定了精度。【问题】1.简述在城镇地籍数据库验收中,地籍图和宗地图检查的内容。2.补充完善地籍控制测量成果内业检查的内容。3.细部测量外业检查的方法和内容是否合理?若不合理。说明正确的方法和内容。

1.(1)地籍图应检查的内容:

图内要素包括:①地籍要素。行政界线、界址点线、街坊界、地籍号、地类、面积、使用者名称、土地等级注记等。②数学要素。图廓线、坐标格网、坐标注记、测量控制网、测量控制点及其注记等。③地物要素。建筑物及构筑物、楼层、门牌号等,围墙、栅栏、道路、水系等线状要素,独立地物、地形地貌注记、高程注记、等高线要素,其他注记等。

图外要素:包括图种名、图名、图号,图幅接合表,坐标系及高程系,成图比例尺,制图单位全称,说明注记(含调绘时间、制图时间),辅助说明,图例。

图内外要素的颜色、图案、线型等表示是否符合现行《城镇地籍调查规程》要求。

(2)宗地图应检查的内容:

图内要素包括:图幅号、地籍号,本宗地号、地类号、门牌号、面积及宗地使用者名称,界址点、界址点号、界址线及边长,本宗地内建、构筑物,邻宗地址界址线(示意);相邻道路、街巷及名称;指北针等。

图外要素:包括图种名、宗地面积、绘图员签名、审检员等,制图时间及其他说明注记等。

图内外要素的颜色、图案、线型等表示是否符合现行《城镇地籍调查规程》要求。

2.根据题意,应补充完善地籍控制测量成果内业检查的内容如下:

(1)起算数据是否可靠,首级控制等级选择是否适当,施测方法是否正确。

(2)各级控制网布设、点位密度是否适当,精度是否符合要求,是否能同时满足界址点测

定,地籍图测绘和像片联测要求。

(3)首级控制、加密控制与图根控制施测方法是否正确,精度和密度是否符合要求。

(4)平差方法、数据处理方法是否符合现行《城镇地籍调查规程》要求。

3细部测量外业检查的方法和内容均不太合理,抽样太少,检查方法太单一。依据《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检查验收办法》,外业抽检已为3% - 5%,正确检查方法应该是外业选择适

当的测站,利用全站仪、光电测距仪等仪器采用高精度或阿精度方法检测,界址点、地物点实地检测点数均不少于25个,并与已有坐标进行比较,评定精度。

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界址点点位中误差是否超限,最大误差是否超限;地物点点位中误差是否超限,邻近地物点间距是否超限;界址点与邻近地物间距误差是否超限。

多做几道

1)工程概况××市拟建设“面向公众的土地利用信息服务系统”,其中主要任务之一局是以××市国资源局信息中心现有的土地利用信息为基础,提取、编辑、加工公共土地利用信息框架数据,基于互联网向政府、专业部门、公众提供服务。利用××市国土资源局信息中心的现有数据资源,按照面向公众的土地利用信息服务系统相关数据规范,加工面向公众发布的土地利用信息框架数据集,为“面向公众的土地利用信息服务系统”生产在线地理信息数据集。遵照国土信息建设相关技术标准与规范,建设“面向公众的土地利用信息服务系统”的在线信息服务发布软件。明确运行支持系统建设内容与基本要求,为设备采购与详细部署方案的编制提供依据。2)问题(1)简述在线地理信息系统数据的主要形式。(2)简述电子地图数据处理的基本要求。(3)简述公众版在线地理信息数据的位置精度要求、影像分辨率要求。(4)简述在线地理信息服务发布系统的基本构成。(5)简述地图浏览服务、地名查询服务、要素查询服务、空间分析服务应遵循的OGC规范。(6)简述运行支持系统的基本构成

1.任务概述(1)任务来源。根据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与××省测绘地理信息局要求,计划建设“××省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公众版(天地图·××)”,其中主要任务之一是建立在线地理信息服务系统,重点是组织建设在线地理信息服务发布软件系统。(2)任务目标和内容。目标:为“天地图·××”建设在线地理信息服务发布软件系统。内容:遵照“天地图”建设相关技术标准与规范,建设“天地图·××”节点的在线地理信息服务发布软件,包括在线服务基础系统、门户网站系统、应用程序编程接口与控件库、在线数据管理系统等。2.功能与性能要求在线服务基础系统具备正确响应通过网络发出的符合开放地理信息系统协会(OGC)相关互操作规范的调用指令的能力,支持地理信息资源元数据(目录)服务、地理信息浏览服务、数据存取服务和数据分析处理服务的实现。[问题]1.简述在线地理信息服务发布系统的基本构成。2.简述地图浏览服务、地名查询服务、要素查询服务、空间分析服务应遵循的ogc规范。3.请给出在线地理信息服务发布软件平台选择的基本依据与要求。

1.任务概述(1)任务来源。根据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与××省测绘地理信息局要求,计划建设“××省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公众版(天地图·××)”,其中主要任务之一是以××省现有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为基础,提取、编辑、加工公共地理框架数据,基于互联网向政府、专业部门、公众提供服务。(2)任务目标和内容。利用××省测绘地理信息局的现有数据资源,按照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相关数据规范,加工省级公共地理框架数据集,为“天地图·××”生产在线地理信息数据集。基于最新××省省级地理信息数据资源(如交通、区划、地名、街区、房屋、水系等)、优于2.5m(0.2~2.5m)分辨率的卫星或航空影像数据,生产××省省域范围内的省级地理实体数据、地名地址数据以及15~17级线划电子地图数据、影像电子地图数据。应尽可能融合第三方数据资源,增加本地兴趣点(poi)、三维建筑物模型、街景以及相关的社会、经济、人文、交通、行政、旅游等信息。2.数据处理要求地理实体与地名地址数据应符合CH/Z 9010-2011《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地理实体与地名地址数据规范》要求,矢量电子地图与影像电子地图应符合CH/Z 9011-2011《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电子地图数据规范》要求。其中,道路数据的几何表达与拓扑关系表达应尽可能遵循GB/T 19711-2005《导航地理数据模型与交换格式》与GB/T 20268-2006《车载导航地理数据采集处理技术规程》要求。所有数据须依据国家有关规定过滤,删除涉密信息内容,降低空间精度,降低影像分辨率,形成可在非涉密网环境中使用的公开数据集,并应经过地图审核。其中,数据内容与表示需符合《基础地理信息公开表示内容的规定(试行)》(国测成发〔2010〕8号)、《公开地图内容表示若干规定》(国测法字〔2003〕1号)和《公开地图内容表示补充规定(试行)》(国测图字〔2009〕2号)要求。空间位置精度需符合《公开地图内容表示补充规定(试行)》要求,即位置精度不高于50m,等高距不小于50m,数字高程模型格网不小于100m。影像数据应符合《遥感影像公开使用管理规定(试行)》(国测成发〔2011〕9号)要求,即空间位置精度不得高于50m,影像地面分辨率不得优于0.5m,不标注涉密信息,不处理建筑物、构筑物等固定设施。3.现有数据资源情况(1)1:1万地形图数据库:共6317幅。(2)DEM:5m分辨率。(3)影像:全省1m分辨率DOM;地级及县级市主要建成区范围0.5m WorldView和0.6m QuickBird卫星影像;局部区域0.5m航空影像。(4)地名地址数据:全省建制村及以上行政名称、自然村名称、自然地理名称、单位名称等;地级及县级市主要建成区poi点。(5)交通专题数据:××省公路局2008年GPS数据,含道路网、收费站、服务区和出入口等信息。(6)旅游专题数据:包括星级旅游点、主题旅游点、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和省级森林公园等。1.简述在线地理信息数据的主要形式。2.简述电子地图数据处理的基本要求。3.简述公众版在线地理信息数据的位置精度要求、影像分辨率要求。4.某区域内含两个城市,现有数据资源情况如下:(1)覆盖全区域的1:1万数字地形图数据,现势性为2006年。(2)覆盖a市建成区的1:1000数字地形图数据,现势性为2010年。(3)覆盖b市建成区的1:500数字地形图数据,现势性为2008年。(4)覆盖a、b两市郊区的1:5000数字地形图数据,现势性为2009年。(5)覆盖全区域的道路骨干网数据、poi数据,现势性为2011年。请根据上述数据资源情况做出该区域电子地图数据、地名地址数据生产方案,包括数据源利用方案、电子地图分级方案、地理实体数据内容方案等。

1.任务来源根据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与××省测绘地理信息局要求,计划建设“××省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公众版(天地图)”,其中主要任务之一是建立运行支持系统。2.任务目标与内容遵照“天地图××”建设需求,设计“天地图·××”运行支持系统建设初步方案,明确运行支持系统建设内容与基本要求,为设备采购与详细部署方案的编制提供依据。[问题]1.简述运行支持系统的基本构成。

1.任务来源××地区的导航电子地图产品为2010年生产制作完成的,按照更新周期,目前已经完成了对该地区的外业采集更新,现需要根据外业更新成果,制作新版导航电子地图产品。2.任务目标和内容按照导航电子地图制作标准,利用外业更新成果,对现在的导航数据产品更新,制作完成新版导航电子地图产品。3.任务量与完成周期(1)1200km2、4100km道路更新成果,主要包括道路形状、道路挂接、道路属性、通行方向、禁止信息、车道信息、标志标线等信息。(2)10万个兴趣点、地名、道路交叉点、点门牌等检索信息。(3)其他信息更新成果,包括显示文字信息、语音提示信息以及图形信息等。(4)完成周期30天。4.制作标准(1)道路作业标准(2)POI作业标准(3)门牌地址作业标准(4)地名数据作业标准(5)市街图现场作业标准。5.成果数据质量要求(1)作业准确率99%。(2)逻辑检查通过率100%。[问题]1.对外业采集的道路网络数据需要进行哪些内业处理?2.语音信息制作处理的方式是什么?3.内业成果数据质量检查验收的主要内容和方式是什么?4.根据案例,分析指出该地区导航电子地图数据产品内业制作处理的主要工作流程及内容。

该科目易错题

该题目相似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