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试述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与特殊性。

  答: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改革开放大格局的形成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国有企业内外经营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同时人们的利益需求趋于多元化,生活方式、生活观念日益多样化。在这种背景下,人们面临着各种思想、观念和文化的冲击,这其中既有先进美好的,也有腐朽丑恶的。受这些不良思想的影响,部分员工思想发生了变化,崇尚实用主义和金钱至上思想,对政治不感兴趣,主人翁意识淡漠。有的员I生活观念发生转变,贪图安逸,追求腐朽的生活方式。有的领导干部甚至政治信念发生动摇,经不起金钱的诱惑,无视党纪国法,走上了犯罪道路。新形势和新问题要求企业必须重视和加强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开创思想政治I作的新路子,有效提高员工的思想素质、政治素质、道德素质,为企业的建设和发展创造一个和谐、文明、协调的环境。同时,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特殊性,又使之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冲击。造成新时期企业思想政治I作艰巨性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员工发生了重大变化。这种改变首先表现为企业员工的思想、心态、生活方式日益呈现出多元化和复杂性。职工的变化还表现为素质的全面提高,不仅包括技术技能和文化素养的提高,还包括职业道德和社会会德意识的加强,更为重要的还有员工民主意识、参与意识和独立思考问题能力的增强。员工的另外一个重要变化是社会生活水平提高,需要日趋多样化,对自己的生活也有较高的企盼。他们不仅需要改善物质生活,同时还需要享受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不仅需要有满意的经济收入,同时还需要个人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以不断实现自身价值。

  总之,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对企业来讲,就是在其内容、方式、方法、手段、机制上充分体现当代中国改革开放的时代气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和企业的风貌。这一切,还需要企业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发展。


多做几道

  对竞争对手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的内容有哪些?

  简述竞争对手竞争能力调查的内容。

  试述企业市场需求分析的内容。

  与机遇失之交臂  在当夸世界彩色胶片市场上,有美国柯达和日本富士两家公司在争雄。富士公司自1984年取得“第23届奥运会专用胶卷”特权后,目前以更加咄咄逼人的态势,决心与柯速争夺世界上的每一个顾客,柯达的霸主地位受到严重的挑战。而在上世纪70年代,柯达曾垄断了彩色胶片市场的90%。  直到80年代中期,日本富士公司的产品大部分在国内市场销售,占日奉市场销售量的80%。柯达很快发现,日本人对商品普遍存在重价不重质的倾向。于是制定了高价策略打响牌子,保护名誉,进而与富士竞争的战略。他们在日本发展了交易合资企业,专门以高出富士1/2的价格推销柯达胶片,又花了7000多万美元在日本组建了照片精加工试验室和开发研究所,推出胶片彩色结构更富有日本特色的最新产品,全面地调整销售服务和强化售后服务。经过5年的努力和竞争,柯达终于进入日本市场,这也埋下了日后富士复仇的种子。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前夕,柯达公司的营业部主任、广告部主任等高级员工曾十分自信地认为,依仗柯达的信誉,奥运会要选择指定胶卷,非他莫属。因而,他们面对体育场外各厂商的激烈夺标战无动于衰,甚至认为花400万美元在奥运会上做广告有点冤枉。所以当奥委会派人来联系时,柯达公司的官员们讨价还价、盛气凌人,还要求组委员降低赞助费。这样,一晃半年就过去了。  富士公司乘虚而入,出价700万美元,争取到了奥运会指定彩色胶片的专用权。此后,富士公司倾尽垒力展开了强大的奥运攻势,奥运会赛场周围富士的标志铺天盖地,胶印的包装纸换上了印有“奥运专用”字样的新包装,各比赛场馆遍设服务中心,一天可冲洗13000次胶卷的设备和人力已准备就绪.准备在奥运会期间冲洗胶卷20万个。承办放大剪辑业务的网点到处可见,富士摄影展也连续举行。富士公司的负责人表示,要让参加奥运会的各国运动员、观众能在奥运会上时时处处都能看到富士标志。  富士公司强大的宣传攻势,给柯达带来了巨大的冲击,销售量的锐减,利润的大幅度下降,也引起了整个柯迭公司的震惊,于是公司立即召开董事会研究对策。会上,一些董事指责营业部主任和广告部主任缺乏战略眼光,贻误战机,致使柯达陷入被动。广告部主任为此而被撤职。董事会还采取紧急措施,拨款1000万美元大做广告,并在美国各地公路边树起了巨幅广告牌,以图亡羊补牢,挽回损失。该公司还聘请世界著名运动员大做广告,并主动资助美国奥委会和运动员,赠给300名美国运动员每人一架特别“柯达”照相机。这些举措,对挽回柯达经济和名誉上的损失,起到了一定的补救作用。但毕竟良机已失,为时已晚。自此,世界胶卷市场上柯达独步江湖的昔日风采已不可能重现,世界胶卷市场开始了柯达、富士两雄争霸的新时代。  根据上述案例,请回答以下问题:  (4)柯达公司在进入日本市场时,采取的营销策略是 ( )  A.快速掠取策略 B.缓慢掠取策略  C.快速渗透策略 D.缓慢渗透策略

   企业的外部环境

该科目易错题

该题目相似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