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简述量性研究与质性研究的区别。

  (1)理论基础不同:量性研究以逻辑的实验经验论或实证论为基础,质性研究以人道主义和自然主义为哲学基础。

  (2)推理方法不同:量性研究要书简明和简化还原,质性研究运用的是归纳推理、辩证推理。

  (3)研究目的不同:量性研究的目的是预测和控制,质性研究的目的在于描述和理解。

  (4)文献回顾的广度不同:量性研究要求对与问题有关的研究做深入广泛的回顾之后再定题或进行研究设计;而质性研究在开始前一般仅做粗略的回顾或根本不做回顾,以免被已有结果影响研究的方向,一般可以在研究完成后或资料分析时进行文献回顾,以了解研究结果与已知结果的相适程度。

  (5)所使用的研究方法不同:量性研究根据是否要干预和随机分为实验性、类实验性和非实验性的研究法;质性研究常用的方法有现象学研究、根基理论的研究、人种学研究和历史研究几种方法。

  (6)资料收集的方法与性质不同:量性研究常采用结构完整、格式严格的量表、问卷等进行测量,质性研究常采用非结构式的会谈法、观察法等。

  (7)研究者的角色不同:量性研究中要求研究者与研究环境尽量分开;而质性研究中研究者作为研究工具成为研究过程的一部分,研究者是观察者、会谈者、解释者,因此不可避免的有主观偏差,而且研究者的这种参与可以丰富资料的收集和分析。

  (8)选择研究对象的数量与方式不同:量性研究中研究对象称为个体,质性研究的研究对象称为参与者或信息提供者,是由于本身的某种经历而被选,不需随机,没有干预和控制,也不需事先确定样本量,直到所收集的资料开始重复出现,就可以停止收集,称为饱和。由于结果不是用来推广,因而样本量相对量性研究来说较少。

  (9)资料分析方法不同:量性研究运用严格的统计方法进行量性资料的分析,用统计方法来简化和组织资料,检验结果是否有统计学上的意义,以验证研究假设是否成立,决定是否存在关系和差异;质性研究的资料分析与资料收集常同时进行,需要研究者沉浸在资料中,去理解资料的含意,然后将相似的资料归纳,形成主题,再对所有主题进行阐述和说明。最后将资料组织成对研究现象有意义、个体化的解释或框架。

  (10)结果陈述彤式不同:量性研究以数字结果报告,质性研究则以丰富的文字形式报告结果,结果是叙述性的文字,包括对这些经历的引述、评论、故事等。


多做几道

简述结构式观察法的要素。

  简述设计收集资料的方案前应考虑的问题。

荟萃分析

  名词解释:观察前准备阶段

  名词解释:霍桑效应

该科目易错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