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试述汉字没有最终走上拼音文字道路的原因。

4.3汉字的改革

为什么汉字没有像世界上其他文字那样从假借字进一步发展为全表音的拼音文字,而是发展成为以形声字为主的意音文字,这其中的原因众说不一。一种说法是封建统治阶级和保守势力长期垄断文字所致。也有一种说法是由于汉字发展得比较慢,所以还没有走到表音文字那一步。当然,还有一种说法认为这主要跟汉语不同于印欧语的特点有关:印欧语言的语音感知单位是音素,听觉单位是音节,意义单位又是词,三者不但各自独立,而且感知单位和听觉单位跟意义都没有强制性联系,因此就比较适合采用意义和声音分离的音素式拼音文字;相反,汉语的词没有形态变化,古汉语的词又是单音节词占优势,即使是多音节词,其中的语素也有意义,这样基本上就是一字一音一义,“形、音、义”三位一体统一在一个汉字中,谁都离不开谁,这大概就是为什么几千年来汉字长期停留在表意兼表音阶段,而没有朝表音化方向发展的根本原因。

多做几道

结合实例说明论元结构的构成和类型。

举例说明语义角色的类型。

举例说明借词是如何反映民族文化交流的。

举例说明语流音变的主要类型。

试述语言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联系。

该科目易错题